详细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 子分公司动态

以千为始 踔厉奋发|中铁华铁苏州设计院中标建院以来第1000个项目

作者:王振禄来源:苏州设计院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3日

分享至:
打印

  近日,中铁华铁苏州设计院中标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七期项目,该项目是自1996年中铁华铁苏州设计院建院以来设计的第1000个项目,消息传来,苏州设计院全体人员欢欣鼓舞。

  专注生物产业园设计 十六年磨一剑

  站在东方大道的三马村公交站台望去,吴淞江到此掉头,转向东北,朝上海奔涌而去。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江水环绕着吴松湾未来城,熠熠生辉,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的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七期项目坐落于此。未来这里将被打造成“市域一体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动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科学策源区、园区产城协调发展的未来样板区”,形成水绿成网、区域协同的一体格局。虽然蓝图设计还在打磨之中,但承载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辉煌的使命。

  image.png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七期

  “说到七期,还得从最早的一期开始。2006年,我们全力以赴、潜心研究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项目。”设计师们记得那是一段激情四射的岁月,苏州产业迅速扩张,外商投资企业大量涌入。

  2006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并没有医药产业基础,却为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挖起了奠基的第一锹土。Bio是英文“生物”的前缀,BAY则是港湾的意思,“B村”成了人们对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昵称,战略定位是打造“众创+孵化+加速+产业化”链条式全功能载体,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产业高成长性的“森林”。中铁华铁苏州设计院从承接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设计项目开始,像是在一片空地上育下树苗,拉开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序幕。

  在那时,苏州设计院的设计师们深入调研以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产业创新集群的生态前景,提出企业集聚并不局限于空间布局,而要关注如何与未来产业升级相匹配的设计思路。“我们的设计理念是:设计者是引领者,善于把未来的场景清晰地勾画出来,决不能走在别人后面!”中铁华铁苏州设计院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设计就此一战成名,从而享誉苏州。

  image.png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

  十六年间,中铁华铁苏州设计院先后参与设计了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至五期、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七期、苏州狮山生物医药创新基地、无锡精准医疗产业园等项目,累计完成超过260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产业园设计,以满足核酸药物、基因与细胞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新医药产业发展对载体空间的需求,为生物医药类产业园区建设提供从咨询策划到建筑设计的一站式服务。

  经过深耕和培育,目前这些产业园载体已聚集553家生物医药高科技创新企业、3500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孵化出了一大批上市企业:如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基石药业等,这些企业成为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苏州设计院助力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最具特色的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三大重点产业集群和国际一流的生物产业生态圈。

  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加速抢占生物医药产业制高点,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创造性开展生物医药产业园设计不仅成为设计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体现了中铁华铁苏州设计院作为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在设计理念上,苏州设计院摒弃传统产业园区就空间论空间的设计手法,规划以“产城融合”为设计切入点,以产业为指导进行空间梳理,明确整体空间布局。以人才为核心,统筹产业方向与空间布局,以产业驱动空间发展,以空间吸引产业集聚,形成产业与空间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从设计服务上,苏州设计院一直秉承服务至上理念,更加关注设计的集群性和适应性,关注龙头药企、成长型企业及CRO、CDMO企业的集群发展,关注适应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和市场客户需求的产品组合设计,关注生物医药企业对企业形象展示的高要求,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将新的设计思路应用到设计项目中,推进设计产品的迭代升级,迈向设计4.0阶段。在设计手段上,不断提升技术实力以适应新兴产业及城市规划布局要求。将药品安全规范纳入生物医药园区的设计体系中,更加关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运营与完善功能生态的搭建,通过大量调研与实践,借助大数据模型,解决设计痛点和专业难题,为生物医药园区面临的核心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十六年间,中铁华铁苏州设计院始终专注于生物产业园设计,凭借过硬的设计实力厚积薄发,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集群辐射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设计水平跻身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站在了生物医药产业园设计的风口之上。

  image.png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七期

  情注大建筑产业设计 匠心筑造智慧生活

  自1996年建院以来,从之初的四人小组,到现在的百人团队,中铁华铁苏州设计院的设计师们立足苏州这个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魅力的江南名城,始终着眼于大建筑产业设计的国际化趋势与江南园林风格的融合,凭借扎实的设计实力和持续创新的设计理念,抓住了苏州及苏南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大量涌入、高科技制造业迅速扩张、房地产开发持续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投入、新兴产业持续迭代等历次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工业园区设计的全产业链优势,积极开拓创新民用建筑设计领域,先后设计了一大批外资企业项目、高层建筑、公建建筑、标准厂房园区、民用住宅、特色游乐园等不同类型的设计作品,为区域产业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城市更新贡献力量。

  在工业园区设计领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欧美日韩等大量外资企业及台资企业引入苏州高新区,苏州设计院凭借自身擅长工业园区设计的优势承接了像日资苏州三光合成塑胶基地、台资苏州荣成纸业基地、美资苏州西迪纺织基地等几十家外资企业设计,得以在苏州立足。同时期还开拓创新设计了一大批大型工业园区项目像昆山出口加工区、苏州新区出口加工区、苏州科技城智慧谷等早期的设计作品,为苏州的第二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借助产业园区积累的设计优势,苏州设计院广泛布局智能制造及新材料产业项目。在智能制造产业领域,苏州设计院从设计生产角度出发,在对政策的把握、设计产品的创新以及人文生态关怀等方面积极寻求组织策略以满足智能制造的生态链,从而打造符合总体规划要求以及产业特性的多功能复合型产业园区。设计建成了如东智慧产业园、如东华睿智能制造产业园、张家港爱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房等项目,在满足项目需求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央企设计担当。随着时代发展,苏州设计院的工业园区设计作品也从早期的产业园1.0发展到2.5产业园,再发展到如今的4.0产业园以及产业社区模式,逐步迈向了更加智慧化、更加人性化的工业4.0时代,形成了集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中试和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制造、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四大板块的产品优势,通过持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设计特色。

  image.png

  张家港爱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房

  在住宅设计方面,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苏州设计院与央企、地方国企等开发商紧密合作,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赋能,匠心智造,积极融入被动式节能、中水回收利用等绿色技术;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存储释放等低碳技术;生态绿地、雨水花园等海绵城市技术;一体化设计的装配式技术等,为城市和居民打造更多的绿色智慧未来社区。自1998年苏州高新区第一个高端多层居住小区狮山东二组团开始,二十六年来先后为苏高新集团、苏州高新地产、苏州城投地产、中新智地、华润、招商、保利、仁恒、当代、金茂、首开等国企以及地产TOP30开发商提供了居住区设计一体化服务。同时,还设计了大量的动迁安置房、保障性租赁房、人才公寓、青年公社等民生保障类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设计是一个设计院竞争力的重要体现。2007年,苏州设计院设计了200米高度的苏州高新商务广场5A级甲级写字楼,此后又先后设计了柯利达大厦、路之遥大厦、汇融商务广场、万融国际大厦等建筑高度百米的写字楼及酒店建筑。苏州设计院始终致力于“空间价值缔造和重塑”,关注城市规划、时代趋势、人群诉求、业态板块和文化禀赋,在设计中不断打破常规,塑造有机灵动的总体布局与丰富多变的城市空间。依托高层建筑设计优势,苏州设计院在新兴科技建筑领域突破发展,重视建筑本身与周边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为科技建筑的设计理念带来全新的灵感。教育建筑设计也是苏州设计院的一个业务子版块,秉承让建筑设计为教育护航的理念,打造高端、现代、国际化的教学空间,努力创造出润物育人,文化传承的创新价值。先后承接设计了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苏州新区一中珠江路校区、枫桥中心小学新校区、御园幼儿园等一系列中小学及幼儿园建筑。

  image.png

  苏州高新商务广场

  二十六年来,中铁华铁苏州设计院凭借过硬的设计实力以及优质的设计服务,着力塑造品牌标杆,将各类设计板块积累的设计经验与做法,推广应用到苏州市周边城市。在对接、融入、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上奋力向前,在工业、住宅和公共建筑等多个设计领域取得突出成就,聚力推动中铁华铁集团设计品牌和设计品质的持续提升。伴随着苏州改革开放事业的迅猛发展,第1000个项目的突破与跨越,是苏州设计院多年来一步步深耕区域市场的足迹见证,是企业属地化管理成功典范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中铁华铁苏州设计院二十六年的成长,得益于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更得益于中央企业血脉里的红色基因。我们将以千为始,继续为推进打造专业特色突出的综合型勘察设计咨询企业踔厉奋发,履行央企责任担当,以设计引领助推产业升级、城市发展,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党的二十大!

浏览次数:

友情链接 :


中铁华铁设计集团官方微信